电话: 0473-965188
传真: 0473-2017669
网址: http://www.wuhaicb.com
27日,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牛锡明在参加某论坛时提出:品牌的传播形式固然可以因时而变,越丰富越好,品牌策略,行为组织结构需要稳定性,品牌的核心内涵更应长期坚持,左顾右盼,心猿意马是品牌建设的大忌。
中国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三个挑战
牛锡明表示,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崛起中国金融业的品牌日益展现出夺目的光彩,还需要在全球金融业的变化中体会此消彼涨的深意和契机。当前经过各国的努力,重创全球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风暴已经出现消退的迹象,这将是反思和重建的时代。
牛锡明表示,后金融危机时代竞争发展必将呈现全新的局面,我们应对此有所预见。我们应当冷静的认识到这场危机之所以带给中国金融业的损失较小,也与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金融产品不够复杂,市场化进程不深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强调,中国金融业要真正的走向国际化,真正稳步的提升国家影响力,面临三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如何改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的效率。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在市场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促进盈利模式和收入的调整。第三个挑战是如何面临风险防控与金融提升的水平。
中国金融品牌建设三个特点
牛锡明表示,中国金融品牌建设有三个特点,一是销售营销的技术层面向企业整体资源调配组织的战略层面演进的总体趋势十分风险;二是以理解消费者的能力和基础;三是内部共识建立与外部策略组织并重的行为模式。
牛锡明强调,中国工商银行的品牌建设有四项原则。一是将基本共同,在基本共识发展到行为模式,在业务发展与目标客户需求的交差点上立稳品牌,使品牌建设回归到促进业务发展的主线上。二是以资源整合与制度创新为推手,从战略层面开展品牌建设,贯通品牌的研发,渠道建设,服务环境,客户沟通乃至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绩效考核,技术支持等在内的所有运营环境,使品牌建设对现有运营机制起到强力的作用。三是基于民与实的见证,确定品牌传播标准,品牌传播需求衍生出的多样外延形式,品牌之实是品牌指向的客观产品,服务和消费者认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