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473-965188
传真: 0473-2017669
网址: http://www.wuhaicb.com
据媒体最新报道,8月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与上月基本持平,仍保持在1600亿元规模。以四大银行市场占比45%估算,8月份新增贷款仍可能保持3500亿元,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000亿元。部分商业银行叫停8月份信贷的消息也不断见诸报端。尽管政策层面还未见动静,但银行趋紧的信贷投放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信贷放慢的同时,各大商业银行有何良方,来安抚日渐恐慌的市场呢?多家商业银行表示,8月以来信贷投放的确在减少,下半年信贷投放的重点将放在结构调整上,以支撑企业的资金需求。
调整结构 有保有压
业界专家一致认为,今后信贷投放规模的节奏有一定放缓是正常而理性的,并不会单向收紧,其指向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有保有压,在形式上则将更加注重程序把控。
国家今年出台一系列政策都是围绕“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这一终极目标而展开的(比如今年推出的重要行业的产业振兴规划),货币政策也不例外,反映在信贷投向控制上就要遵循“有保有压”的原则。
央行在8月2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08》中同时强调,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大力发展消费信贷,落实好房地产信贷政策,加大对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礼俗,同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要做到‘有保有压’关键在于银行的投资取向问题,上半年的信贷结构整体来说是放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下半年的经济运行要紧缩信贷节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需要义无反顾的坚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
左小蕾表示,下半年经济的拉动仍然需要信贷的支持,而“有保有压”则体现在保证信贷规模与具体的项目相匹配已经中小企业生产信贷的需求。
东兴证券王保伦表示,对贷款投向要“有保有压”,“保”主要体现在保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保民生、创新型相关的国家支持的行业,同时,环境保护方面也应纳入保护范围之内。而属于产能过剩范畴的“两高一资”的以及重复建设的项目则属于压的对象,通过这种有保有压的手段,实现国内经济调整由初级向中高级转化,体现行业产生的技能水准,对改善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是有益的。
五大绝招 主动出击
信贷门槛提高引起市场的担忧,据了解,各大商业银行已未雨绸缪,主动开始信贷“结构调整”。各银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奇招不断。归纳起来,主要有五大绝招。而最大的亮点则是将大量到期票据融资转为贷款。
央行调查统计司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分析,导致7月份以来信贷投放放缓的因素之一,是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票据融资1.7万亿元。由于票据融资期限多为3个月至半年,这意味着一季度新增票据将集中在今年三季度到期,将置换为万亿以上的中长期贷款。
有业内人士介绍,上半年银行普遍选择用贴现类贷款冲规模,然后利用这个规模在下半年趋紧的时候进行盘活。在目前额度收紧的情况下,当地很多银行正忙于将票据融资转为贷款。
据了解,上半年,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行等银行新增贷款中票据占比较高,这些银行都有将票据置换为一般性贷款的空间。
“旧贷款到期为新增贷款提供空间,最为明显的是银行票据,这些短期票据到期后可以转换为一般贷款。”国信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表示。
据业内人士介绍,将票据融资转为贷款将释放大量信贷额度,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收益。
第二招,筹划资产转让。具体来说,就是把现有的信贷资产转让给其他银行,从而把信贷资产转移出表外,既增加了本行的信贷空间,同时又维护了客户关系。这种做法在以往信贷额度紧张的时候也经常采用。
第三招,通过信托贷款理财实现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据普益财富的统计,在8月21-27日的这周中,共有13家商业银行发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51款(含3款外币理财产品),公布了募集金额的24款产品募集资金达119亿元,而7月份整个月的募集金额才只有280亿元。
第四招,发力中小企业信贷。据某国有大行地方分行高层人士介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总行到分行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贷款。他认为,各省快速推进中小企业信贷,是因为在目前特定时期,大项目、大企业难以从总行获得额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却没有贷款规模限制。此外,中小企业信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更大。相比国企、大集团客户而言,中小企业客户不仅可以上浮利率,还可以通过收取财务顾问费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第五招,针对存量贷款进行行业优选或贷款退出。从部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较易形成不良贷款的产业中退出。这些行业包括不良率较高的制造业,以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与项目。
专家:下半年信贷依然宽松
国信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表示,即使下半年信贷增速缓慢,存量的信贷资金仍能支持经济,目前市场对银行股的反应有些过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今年宏观政策的主线是保持经济平稳复苏,并为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逐步退出做好预案。但在发达经济体没有走向全面复苏的情况下,不宜采取过于猛烈的紧缩性措施,扩张性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微调。
巴曙松预计,全年的新增贷款将达到十万亿的规模,虽然下半年增速将大大低于上半年,但仍然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幅。而且,下半年更积极的变化在于从数量增长到结构优化的转化,上半年1.7万亿的票据融资在下半年将更多地转向中长期贷款,流向实体经济。
中金公司哈继铭也预计,全年新增贷款将达到10万亿元。由于下半年大量票据贴现到期可置换为中长期贷款,实际支持经济的新增贷款情况好于预期;且贷款的惯性较强,流动性将依然保持宽松。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付生认为,未来,每个月3000亿元-4000亿元的信贷对经济的支撑是充足的。另外,1至7月份,银行的票据融资高达1.5万亿元,这部分票据到期后,超过50%的票据在今年将会陆续转成贷款,这部分规模也将近8000亿元。所以,基本可以断定,今年余下来的时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会是“紧而不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