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473-965188
传真: 0473-2017669
网址: http://www.wuhaicb.com
最近,媒体上多次报道了银行信用卡的各种风险,作为曾经在银行工作过十多年的老银行职工,笔者窃以为,银行信用卡的风险,其实根源在于其错位的营销理念。
首先,粗放营销,要规模却忽视了效益。记得听朋友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信用卡刚刚推出时,个别国有大型银行为了打开信用卡市场,甚至规定“卖”出多少张信用卡,即可调入银行工作!当时,有的银行,为了完成发卡任务,竟然把信用卡当作一种福利发给职工,每张卡里甚至还放了一部分现金。现在,这种简单地以拓展市场份额和规模为主要目标的信用卡营销现象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发卡任务的完成,仅仅是发卡数字的完成,却很难保证信用卡发卡后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营销考核,剑走偏锋却忽视了风险。在发卡任务的重压下,银行的一些职工降低了“尽职调查”的底线,个人收入、单位发展前景等风险均被忽视,仅仅是领卡人的身份证等等信息是真的。但,这样“简单”营销的背后,风险自然无法排除。因为:今天效益好的单位,明天可能就会跌入低谷,去年的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明证,个人收入完全是一个变化的内容,在缺乏有力跟踪服务的情况下,风险又如何把握?
第三,王婆卖瓜,是否有刻意隐瞒风险的嫌疑?银行职工为了完成信用卡发卡任务,在向客户营销时,肯定是唾沫乱溅,惟恐人家不相信,惟恐人家不愿意,一味强调拥有银行信用卡成为高贵一族的体面,却极力回避客户无力还款时的无奈;在大搞有奖使用活动的情况下,追求的是银行信用卡的交易额大幅提升,却忽视了用卡人钱袋的干瘪与否,存在着榨干客户的嫌疑;强调取现的便捷和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幸福,却忘记了客户无力还款后受损的还有银行自己。当然,也不排除人员的流动性,今天营销银行信用卡的员工,明天可能也已在另外的地方谋得新职,这种营销在短期化的同时,隐瞒了信用卡本应存在的风险,保护的只是银行和其员工短期的利益。
第四,营销发卡,是否记得营销诚信?信用卡使用的宗旨就是信用,就是诚信。而这种诚信,是双方的,银行的诚信和客户的诚信一个都不能少。在现实生活中,个别银行采取先不收费,后来陆续开始收费,并不断增加收费项目和额度,其“失信”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信用卡客户的失信。加之我国公民整体诚信意识落后于发达国家,又如何防范客户失信的风险?
最后,售后服务,怠于履行职责必然导致客户还款冷漠。个别发卡银行,在完成信用卡发卡后,没有很好地对客户进行用卡跟踪培训服务,只强调使用,忽略了对客户防范用卡风险的培训,其结果是客户不慎信用卡被盗用,必然迁怒于发卡银行,还款又如何积极?个别银行还忽视了提醒客户及时还款,寄望于收取罚息增加银行利润,客户又怎甘心自愿奉献?银行只管发卡,有的公民手中甚至有多张银行信用卡,而发卡银行却没有提醒客户如何管理手中的睡眠卡,客户忘记还款和销卡,在导致自身信用降低,面临各种信用尴尬的同时,必然对发售信用卡的银行心生怨恨,怠于还款的同时,必然是将风险与银行“共同分享”,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