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left
right

行业新闻

specialColumn
何世红:和谐金融生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阶之道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8 22:00:13
浏览量: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实现民族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应对挑战的最高行为准则。追求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共识和“立国之本”。为此,中国长期以来坚守着从“和平外交”到“和谐外交”的对外政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其中最具现实意义的,莫过于确立了符合发展要求的中国式金融之道。

  中国式金融之道包括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序的金融秩序、和谐的竞争氛围等三大基本要素,三者互为影响、互相依赖。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近年来如火如荼的金融生态建设。据中国金融网统计,目前中国100多个城市掀起了建设金融生态的热潮,大国经济的新活力初现锋芒。金融生态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成功的实践,为中国金融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提供了值得探索的路径。而中国之所以在本次危机中能够独善其身,并以大国姿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逐步走上国际舞台的背后,就是中国拥有规避金融风险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当前,面对危机下的国际金融形势,凭借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国金融业在危机中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中国经济也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货币政策的调整下逐步复苏,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十分看好。中国也正以更为自信的大国姿态,在国际金融领域争取更多的发言权。

 

  从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呼吁,到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设想;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实施,中国在大国金融之道的昭示下,正步入国际化的金融博弈之旅。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要让人民币真正走出国门、走出周边地区、走向世界,就必须让人民币成为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为此学界普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要经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10年,第一个阶段是结算货币阶段,应用于周边国家的贸易当中;第二个阶段主要是金融投资货币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储备化阶段。目标是到2020年以前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

 

  如今,人民币国际化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日前在上海和香港正式展开。毋庸置疑,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另外从发展趋势看,人民币已是强势货币,特别是获得了亚洲地区的广泛认可,而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央行已与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涉及地区也由《迈清协议》下传统的东南亚和周边邻国扩展到东欧和拉丁美洲。多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表明中国的贸易伙伴认可了人民币的地位和稳定性,接受了人民币作为各方认可的结算货币甚至储备货币,从而给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一场展示大国实力博弈,不如说是彰显金融生态活力的和谐之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生态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概念。此前的伦敦G20峰会也将目光对准了金融生态,与会的各国官员一致表示要加强金融监管,增强透明度和市场诚信建设;加快推动国际金融治理结构的改革,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危机救助行动,减少危机对贫困国家的冲击,要打造一个更加合理、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而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正是中国式金融之道的精要所指。金融生态既包括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了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业、金融产品,通过资金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因此,金融生态不仅是一个仿生概念,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哲学命题。

 

  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开始后,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势必增加,如何保障人民币跨境流动有序稳定?同时,人民币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还需要具备若干基础条件,包括能够自由买卖、自由流通;需要调整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结构,令经常账户维持一定逆差等。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用思辨的战略目光与和谐的金融生态去解析、去完善。此间,金融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

 

  中国式金融之道倡导和谐的金融生态建设。和谐,是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统一;是相同相成、共同发展的相同;是相辅相成、互助合作的不同;是相反相成、互促互补的对立。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是一个在思想层面上对立统一,在操作层面上和谐共赢的发展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生态作为护国利器和大国经济之本,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做为国家工程,正因悄然改变着中国的大国金融地位。本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开始后,有媒体评价说,是金融危机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元年”。

 

  其实,金融危机的确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契机,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重视金融生态建设使然。金融生态建设,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阶之道。

downLoad
footer